TAIPEI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

英文口說 APP 市場分析:AI 學習熱潮來襲,Speak 靠話題行銷竄升榜首

2025-05-07

如果你近幾個月常滑社群,應該對「#英文講最爛代言人」這個hashtag不陌生,這是 AI 英文口說 APP「Speak」找來奧運金牌選手李洋代言的廣告標語。現在許多學習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抓住現代人希望在減少社交成本的情況下學習語言,而作為一般使用者,我們應該選擇哪一個平台?各平台又具備怎樣的優勢和特色呢?本次 i-Buzz 深入分析英文口說 APP 市場的網路聲量,帶您了解現在網路上對各大品牌的評價及各自的行銷操作。 

 

從文字雲看市場趨勢,AI 滿足個人化需求,I人友善學習環境

 

 

分析英文口說APP的網路討論聲量資料,發現「AI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字,印證了各平台已經將 AI 作為語言學習 APP 的基本配備,而非新鮮噱頭。AI對於使用者來說,不僅符合提高效率與便利性的訴求,現代人偏好「不用面對真人、學習彈性高、費用親民」的體驗也能很好的被AI功能所滿足,尤其對MBTI中的 I人類型更具吸引力。

 

受關注的功能趨勢還包含「多種口音」,使用者希望練習內容能涵蓋英美澳等語系,對應留學、職場等情境需求。對「客製化」、「即點即查」、「發音糾正」的討論也相當熱烈,而 AI 能否提供針對性的反饋與複習建議,也是網友們選擇工具時的重要評估點。

 

其中也有許多討論提及「折扣碼」、「免費練習」、「優惠連結」等關鍵字,顯示品牌透過與 KOL、YouTuber 合作推廣所帶來的聲量助攻。雖與功能無關,卻成為帶動討論的另一股動力。

 

不只新創品牌積極佈局,傳統教育單位也跟上這波風潮。2024 年,南一書局攜手 ELSA Speak 推出全民英檢 AI 教材;Duolingo 也在同年推出 AI 視訊角色 Lily,補強口說互動能。 ChatGPT 也在少數討論中被提及作為練習工具,但由於缺乏語音修正與進度追蹤,仍無法取代專業 APP 的完整學習結構。可見能給出「真正對學習有幫助」的回饋與追蹤,將是下一階段品牌的分水嶺。 

 

熱門討論APP有哪些?Speak 大幅領先,AI 功能成為排行榜入場券

 

 

從 2024 年至 2025 年初的聲量統計來看,Speak 以 5,786 筆討論穩居聲量冠軍,遙遙領先第二名 ELSA Speak 的 474 筆。Speak的成功關鍵不僅來自產品設計,更仰賴與多位 KOL、YouTuber 合作業配所帶動的社群話題,在短時間內創造大量關注。Toko、Dori、EF Hello 等品牌則形成中段集團,而即使擁有全球最多用戶的 Duolingo,因未針對「口說練習」做出明確優化,在本次調查中僅獲得 121 筆聲量,還有大量進步空間。

 

前五名的品牌都有推出 AI 功能,像是即時糾正、模擬對話、語音評分等,這些設計反映出使用者真的很在意練習時的「像真人對話」體驗。也因為功能不同,讓每個品牌之間出現了各自的競爭重點。

 

Speak 的優勢在於整合多項功能,包括即時糾正、自由創建情境對話、真人影音課程,對於英文初學者尤其友善,雖也有部分使用者反映其辨音準確度仍有待提升。

 

相較之下,ELSA Speak 則在「發音訓練」領域建立專業形象,強項在於語音辨識精度與音調調整,但因缺乏中文輔助,對初學者門檻略高,近期亦與 Etalking Kids 合作拓展教材應用面向;Toko 主打翻譯查詢功能,操作直觀,適合有一定英文基礎的使用者;Dori 透過類似交友 APP 的介面設計,吸引年輕族群嘗試與 AI 語伴互動;EF Hello 則憑藉全中文導向與教育品牌背景,受到初學者好評,也獲得 Apple 年度文化影響力獎,在中文區有極大潛力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擁有全球最多下載數的 Duolingo,雖然知名度高,但其主要設計仍偏重閱讀與詞彙記憶,在「口說」領域建立尚未明確區隔,因此聲量相對低。 

 

Speak 話題操作:結合代言人與網紅,創造全民關注

 

 

Speak 之所以能聲量飆升,背後的操作並非只靠產品力,而是整合「話題代言人+跨圈網紅合作」的成功範例。根據網路口碑統計資料,Speak 合作的 KOL 與明星在不同平台都帶起高討論量,其中以以下幾位表現最突出:

 

• Chen Lily:專業英語老師,主打實用技巧+免費試用優惠,引起學習者強烈共鳴,聲量達 2,993。

 

• 黃大謙:搞笑 YouTuber,在熱門單元中「幫忙修改你們糟糕的照片」、「回答IG網友的問題」置入 Speak 廣告,獲得極高轉發與留言。

 

• 倉鼠人:將 APP 帶入寵物主題影片,自然融入日常場景,為品牌吸引非典型族群。

 

• 李洋&王齊麟:以 #英文講最爛代言人 的反差代言邏輯創造高討論度,與產品核心(I 人友善、零壓學習)高度契合,成功打入主流大眾話題圈。

 

行銷操作不應只是「曝光多寡」,更重要的是「話題對位」。Speak 的案例說明:不是找最專業的人說話,而是找最能反映受眾心聲的人開口。未來品牌應根據「KOL 專業連結度 × 話題創造力 × 受眾反應」作為合作評估核心。 

 

從聲量領先到市場領先,AI 英文口說 APP 的下一步在哪?

 

Speak 目前的確在聲量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,靠著結合 AI 功能與強話題行銷建立了品牌辨識度,但聲量不等於留存,也不代表長期競爭力,除了單靠曝光,更能進一步思考怎麼選擇與品牌價值契合的合作對象,透過時事與角色設計製造更有意義的討論。

 

除此之外,AI 英文口說品牌還需面對幾個關鍵挑戰。從產品面來看,使用者普遍認為「即時修正」與「個人化複習計畫」是最實用的功能,這些也將成為各品牌未來提升競爭力的關鍵。除了與同類型 APP 競爭,也要提防 ChatGPT 這類多功能工具的潛在取代,尤其在初階練習場景中已具威脅性。若能挖掘還未被滿足的需求痛點,搶先提供其他品牌做不到的價值,也可能成為突圍突破口。

 

最後,AI 不只是語言學習的短期趨勢,更是橫跨產業的長期變革。對語言學習品牌而言,善用 AI 所具備的「I 人友善、彈性時間、個人化內容」等特性,不僅是生存之道,更可能打開全新的市場機會,傳統平台若不跟上腳步,恐怕將在這場競爭中被邊緣化。

(資料來源:i-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

【本訊息文字圖片未經原提供單位許可,不得任意轉載及連結,如有需求,請洽原資料提供單位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