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PEI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

2022年4月月報【台灣消費者價值觀與行為週調查】

2022-05-25

東方線上2021年6月起,與日本第一大網路市調公司Macromill攜手合作,每週進行【台灣消費者價值觀與行為週調查】,希望在疫情持續影響著台灣經濟、為消費者日常生活帶來變化之際,透過更迅速、即時、可靠的調查資料,幫助企業掌握整體趨勢脈動。

為了解受訪者應答時的社會狀況,在週調查中,我們主動詢問受訪者主動關心的三個新聞話題,從中整理收斂出消費者感興趣的新聞,本月選出前二十則主題。

疫情再起,相關新聞占據排行

還記得3月時,民眾最關心的新聞主題是「俄烏戰爭」,到了4月第2週開始「疫情」是民眾在4月最關心的主題,而且面向也擴大。

從每週關心的疫情新聞話題,像是「疫情爆發/嚴重/升溫/擴大」或是「確診人數增加/飆高/激增/創新高」,顯示民眾也感受到本土疫情的嚴峻,每天看到的是確診人數創新高、今天破千例,明天破萬例的軌跡變化。這對民眾的情緒變化又有何影響?

除了感受到疫情升溫的訊息外,因應疫情的措施也是關注重點。像是兒童與學生相關的「停班停課標準」、「6-11歲兒童施打疫苗」;與生活習習相關的防疫措施與醫材像是「快篩」、「快篩試劑」、「家用快篩試劑實聯制」、「簡訊實聯制取消」。面對疫情,「防疫」、「隔離」、「居家隔離3+4天」,「與病毒共存」擠掉民眾對民生經濟新聞關心。第5週,除了俄烏戰爭相關、股市、天氣與台鐵五一罷工新聞外,其他主題皆與疫情相關,比例高達73%。

除了關心疫情、俄烏戰爭外,接著就是股市新聞,4月第1至4週,為第五位,第5週為第六位。政治方面,4月6日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宣布參選桃園市長事件也在第2週進入前20則主題。奧斯卡頒獎典禮以及威爾史密斯的呼巴掌風波、一連舉辦12場的張惠妹演唱會、Youtuber阿翰爆紅的九天玄女降落影片,以及大S具俊曄、玄彬孫藝真兩對新婚夫妻等休閒娛樂新聞也是民眾關心主題。但4月中以後,目光轉移到疫情新聞,休閒娛樂新聞就不在前20則主題中。







4月負面情緒超越正面情緒,是否重回三級警戒水準情形有待觀察

當消費者再次面對疫情的急遽衝擊時,心情難免受到影響。從下圖3每週情緒與新增確診數變化可觀察到,隨著4月數字垂直攀升,民眾的正面情緒逐漸走低,從4月第1週49%降至39%(減少10%),負面情緒則從49%升高至61%(增加12%)。

從文字雲的變化可以明顯感受到,民眾更加在意疫情資訊、防疫相關措施,加上負面情緒作用,可能使得民眾做出更為謹慎的應對。

雖然民眾鬱悶、不安情緒仍持續增加,整體負面情緒為61%,但離三級警戒(2021年6月)的80%尚有一段距離。有可能是疫苗施打率提高、認知Omicron威脅性較低,對疫情更加了解等,一年後再見疫情升溫,不至於讓正面情緒立刻退回去年6月初的低點(20%)。




計畫趕不上變化,4月家外消費計畫減少,家內消費計畫小幅增加

那麼4月份民眾的消費行為又有哪些變化?從民眾未來一週想購買的23項商品或服務中,挑選偏向家外及家內消費來觀察消費變化。

首先,在家外的部分,本來打算和家人或朋友同事的用餐的比例,分別減少了19%、11%;國內旅行也同樣減少11%。打算看電影/演唱會或觀看體育比賽比例減少4%。



相對家外消費計畫的縮減,家內消費又會有什麼變化?想在家吃特別飲食、購買健康食品/保健品的比例有小幅增加(+3%、+2%);打算購買書籍/雜誌以及酒的比例,在4月第1至第4週略有上升。打算購買酒的比例約10%上下,至第4週上升至12%,不過第5週又降至7%,為自去年6月調查以來最低的一週。至於添購生活家電打算則是自4月第3週起減少3%。

與4月份疫情升溫相關的是,民眾此時推遲外食、聚餐、國內旅行等家外消費計畫;計劃在家吃特別飲食、買健康食品則有小幅增加。



消費者心中 內用與外帶的擺盪

從圖4及圖5與飲食相關預期消費行為可觀察到,民眾未來一週打算和家人外出用餐、朋友同事聚會減少,想在家吃特別飲食增加了。

進一步比對週六用餐方式來看,選擇在家自煮跟點外送平台者相對穩定,自煮族自去年6月初接近60%高點後,緩降至50%,去年第四季起,約40%左右維持自煮,到了4月緩升至45%。透過外送平台點餐則為10%上下。

至於晚餐選擇出門到餐廳用餐比例從3月中之後便下滑,到4月底為14%,約降至去年9月的情況。至於外帶餐點,自4月第2週23%上升至29%。到餐廳內用及外帶的變化與疫情升溫,避免前往人多或是要長時間拿下口罩,因而減少在外用餐有關。



KEY TAKEAWAYS

1.和病毒拚搏之際,也需要專屬「喘息服務」

隨著每日確診數不斷增加,疫情相關新聞,正影響著消費者。

消費者有自發性的調整消費行為來因應,像是打算減少外出活動,健康食品、在家吃特別飲食的計畫增加;週六晚餐用餐方式也發現消費者減少在外用餐,改外帶回家食用。雖然每週越來越越關心疫情新聞,消費者的負面心情也越變越高。對品牌來說,正是可以從消費者心中不安但又需要喘息的心態中切入。

像是在不違反防疫原則情況下,提醒可以為自己安排一場國內小旅行,並提供避開人潮的技巧,緩解緊張。或是創造安心用餐環境,鼓勵享受聚會時光。考量當下環境變化與消費者的潛在動機的脈絡後,業者不妨可推出更具彈性的服務或新品,為此時疲累的消費者提供喘息服務、放鬆心情。

2.居家商機再升級,抒壓放鬆外還有防疫抗毒

東方線上「2022的台灣Cha Cha 數位扭曲 速動緩」研討會會前邀請韓國Macromill Embrain社長崔寅洙透過錄製影片分享韓國市場變化。崔寅洙提到疫情時代,隨著在家時間變長,家的功能不但被強化,韓國民眾更重視居家生活品質。

如今面對高傳染力的Omicron,多數民眾的生活情境轉變為穿梭家中及家外兩種情境,回到家裡,不僅要能放鬆抒壓,更是在意安全,回家後就換下衣服、洗手等防堵病毒進入家中。

除了消費者要切換,家也需要重新回復到安全的狀態,尤其是對同住家人來說,家不僅是避風港最好還能成為安全的無菌室,避免將病毒傳給同住家人。

隨著確診人數增加,越來越多人也需要居家隔離,未染疫的家人也需要家內外來回穿梭,照料生活所需,居家商機或許可從防疫、對抗新冠肺炎再次著手,讓居家防疫不只有用透明塑膠袋防堵家門,或許有更兩全其美辦法,協助消費者防疫。

3. 不得以才外帶?讓外帶餐點在與疫共存期間也能為生活加分

餐飲業者自疫情發生後無不竭盡全力自救,不能內用就提供外帶餐盒、與外送平台合作,提供多元管道來接觸消費者。不過從上週六晚餐的用餐方式可以觀察到,在家自煮或是點外送的消費者變化不大,反而選擇餐廳內用跟外帶比例改變了。

不少人利用週末時光用來療癒或放鬆身心,像是為自己準備料理、懶得開伙就動動手指叫外送美食或是到餐廳品嘗美食。因此,如何讓餐廳外帶不只是防疫需求,還能提供消費者驚喜感,會是能為品牌加分的行銷作為。像是提供物超所值的外帶餐盒、可自選的外帶組合,或像是米其林餐廳推出外帶餐點的副品牌,不用搶破頭擠內用,或許是在當前面對疫情變化不可控的情形下,讓消費者手中還能掌握選擇與餐點變化。而嚴峻的時刻過去之後,還願意再次回流購買。


想知道消費者每週心情變化與消費動向嗎?
透過【Macromill Weekly Index Asia 台灣消費者價值觀指數】讓您即時掌握消費者情緒及購買行為變化。


Macromill Weekly Index Asia台灣消費者價值觀與行為週調查
調查方式:網路問卷調查,每週四上線施測,隔週四更新Data
調查對象:
台灣:20~59歲男女500名
範圍涵蓋北、中、南部

(資料來源:東方線上

【本訊息文字圖片未經原提供單位許可,不得任意轉載及連結,如有需求,請洽原資料提供單位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