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PEI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

【疫情下的科技業】準備好延伸觸角了嗎?你一定要知道的 10 大科技趨勢

2020-06-24

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影響人類生活,許多城市宣布封城,不僅工作、娛樂、消費需要線上運作,許多地方更因工廠停工面臨生產斷鏈危機,在這樣的巨大變化下,世界經濟論壇列出了 10 項因為疫情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,這些趨勢不僅幫助我們快速適應生活的新常態,也加速了各個產業數位轉型的腳步。

1. 線上購物

疫情減少了消費者外出的機會,線上購物成為採買各種物品的重要平台,一套完善、便捷的物流系統能讓消費著的消費體驗感到愉悅;同時,疫情讓許多生鮮食品類、外食類的線上因此訂單大增,衛生的交貨方式也成為消費者注重的服務之一,例如 Uber Eats、Foodpanda 均推出「無接觸送餐」選項,達到減少與陌生人接觸的感染風險。

2. 電子化支付

其實鈔票、錢幣也有可能攜帶病毒,為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許多商家推出行動支付,就連政府都曾考慮使用電子支付平台發放振興消費券,致力推動電子化支付發展。

不過根據世界銀行資料指出,全球有超過 17 億的成年人口並無銀行帳戶,更不用說接觸到電子支付工具,電子支付的發展還是得端賴該國家或地區的網路可使用狀況、電子裝置的普及等因素。

3. 遠距工作

為防止疫情擴散,許多企業採行居家工作方式,如 Facebook、Twitter 等大企業更都宣布未來將繼續推行遠距工作,將成為新的工作模式,而遠端工作需要透過 VPN、虛擬會議、雲端等技術支援,不過也代表當工作、私人生活都在線上進行時,資安漏洞的風險也將隨之增高。

例如視訊軟體 Zoom 幾個月前就爆發資安問題,在未經用戶同意下使用電腦視訊鏡頭,更有駭客闖入會議中,讓取多企業級學校禁止使用 Zoom。如何在居家工作模式下,確保資安無虞並能即時因應資安風險,成為許多企業及單位在後疫情時代面臨的挑戰。

4. 遠距學習

校園也是群聚感染的高風險地點之一,全球許多學校因應疫情調整授課方式,英國劍橋大學直接宣布,下一個學年將全面改採線上教學,直到 2021 年夏天前將不會有面對面課程。而許多新科技的發展也正如火如荼進行,例如 3D 列印、AI 機器人教師、VR/AR 相關應用,都被視為未來能夠幫助增強線上學習能力的工具。

5. 遠距醫療

遠距醫療被視為是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基本健康照護的有效方法之一,透過線上視訊問診,甚至利用穿戴式自動上傳雲端回報、追蹤健康狀況,都能減少進出入醫療場所的機會、降低感染風險。

不過許多國家醫療成本高,遠距醫療恐難以普及,如何讓大眾都能享受遠距醫療服務,健康保險能否負擔也是關鍵,相關法規需要有完善的規劃。

6. 線上娛樂

疫情也帶動線上娛樂產業商機,民眾減少外出選擇待在家休閒,Switch 主機全球缺貨、線上影音平台 Netflix 的訂閱用戶數也在疫情爆發後大增,也讓線上娛樂產業在一遍不景氣中逆勢成長。

7. 供應鏈 4.0

面對疫情衝擊,許多產業供應鏈因封城面臨停工,造成經濟重大損失,許多企業認知到數位轉型的重要性,在工業 4.0 時代,透過 IoT 設備、大數據、邊緣運算等技術,可以即時監測供應鏈生產狀況並進行預測式維修,讓供應鏈設備靈活有彈性,也能漸少傳統人力作業的需求。專家認為,雖然這波疫情許多企業衝擊很大,不過同時也是一個機會,可藉這波疫情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。

8. 3D 列印

3D 列印技術幫助了防疫物資的大量生產,如印表機大廠 HP 日前與許多國家合作,為當地醫院提供上千個 3D 列印的醫療物資,更將口罩等相關醫療用品的 3D 列印文件供人免費下載,提供有需要的機構使用。

製造業過去仰賴規模經濟,透過大型工廠生產產品滿足供應鏈需求,而 3D 列印技術可以依據不同材質跟設計快速生產多元的零件,也降低製造業成本與製造時間。

9. 機器人與無人機

因為疫情的關係,許多人的生活、工作、企業的生產需要透過機器人代勞,無論是線上客服的聊天機器人、幫助物資運送的物流機器人,或是在工廠幫助勞力生產的工業機器人,都在疫情爆發期間發揮了價值所在。

而無人機也被視為是幫助疫情控制的科技之一,西班牙、英國出動無人機驅趕無視外出禁令的民眾;同時也有國家透過無人機載送防疫物資,避免人與人的接觸風險。

10. 5G 及資通訊科技

面對社會越來越仰賴數位化科技的發展,需要有強大、高速且穩定的網路,才能負擔得起上面提到的科技趨勢的所有需求,而 5G 低延遲、高速率的特性,正好可為這些需求帶來解方,幫助加速產業數位化轉型,不過 5G 仍在商用發展初期,技術、設備成本仍高昂,也讓 5G 網路的普及化在許多地區面臨挑戰。

參考資料

(首圖來源:pixabay)(以上資料擷取科技報橘)

【本訊息文字圖片未經原提供單位許可,不得任意轉載及連結,如有需求,請洽原資料提供單位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