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PEI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

喝酒狂歡照 PO 臉書,保險公司竟能算出我的預定死亡率!

2019-04-01

作者/鄧天心

跟朋友一起喝酒、抽菸,拍張照發到 FB 或 IG 上紀錄心情,看似無傷大雅的舉動可能會讓你的保費提高?

近日華爾街日報報導,保險公司未來可能會透過你在社交媒體上的發文內容,決定你的保費。

你在社交平台上的所有數據,是保險公司決定你保費的依據

過去保戶會從醫療、重病重殘、責任三方面來決定要投保的險種,以醫療來說會考量到生病會需要的看護費、病房費等;重病重殘部分,會考慮到像是癌症或從事高風險職業等;責任則是生活費、教育費等。

而傳統的保險公司會要求客戶填寫有關吸菸、喝酒的生活習慣,也會需要透過血液、尿液作風險評估,不過這些過程將 更多依賴大數據跟 AI,定價也將走向個人化跟精準化。

你以為你還年紀輕、家族沒有遺傳性疾病,保費便宜,但如果保險公司取得你在社交平台上的數據,發現你有加入一些 針對憂鬱症傾向的人諮詢的社團 、 追蹤攀岩登山的網紅 、 每天超過半夜都還沒下線 ,系統指向你可能沒那麼長壽,那保費可能會比想像中還要高。

根據華爾街的報導,目前在紐約已經有一家保險公司,正透過類似手法從保戶的社交平台上取得個資,雖然只能提供參考不能構成保費絕對的依據,但潛在的影響力卻非常深遠,甚至會有不公平的對待,也就是說 機器學習也將學會人類的「歧視」。

只要社會存在偏見,機器學習就會重現偏見

用大數據去跑出每個人的保額,聽起來滿合理,不過從過去到現在,保險公司都不會主動提供算法的細節,我們也不知道需要經過多少組的測試才算完成;另外演算法可能會對某個特定的性別、種族、族群形成既定的結果,反而形成偏見,想當然也會造成更多社會紛爭。

而且大部分的人對演算法會產生偏見、侵犯個資其實是沒有概念的,以去年爆發大規模個資外洩的「劍橋臉書」事件為例,看似喚醒大眾對社交平台或是第三方平台上的責任重視,但是當 Facebook 新增功能後,有資安漏洞的小遊戲、心理測驗又紛紛出籠,用戶很快也卸下心防,甚至 Facebook 當季的營收不減反增。

可以想見如果保險公司提供優惠或是折扣會服用戶的話,不少人應該會買單;另外即便你沒有提供個資給任何人, 只要你身旁有 8 個朋友提供過社交資料,你的社交活動也可以被建構起來。

網路上的社交生活真的能忠實呈現我們的日常嗎? 機器還無法判讀,人是否會刻意操作社交活動,來增加個人信用 ;不常使用網路社群的人,數據太少跟實際生活方式差異極大。未來系統將面臨如何撇除技術障礙及解決歧視問題,讓保險照顧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。

__

參考資料:

  1. 《INSIDE》:Google 的 AI 演算法為什麼會存在性別歧視?
  2. 《數位時代》:保險科技如何顛覆傳統保險業的價值鏈?
  3. 《The Verge》:Why the future of life insurance may depend on your online presence 
  4. 《Forbes》:Life Insurers Can Use Social Media Posts To Determine Premiums, As Long As They Don’t Discriminate

__

(以上資料擷取自科技報橘)
【本訊息文字圖片未經原提供單位許可,不得任意轉載及連結,如有需求,請洽原資料提供單位。】